
近年來,天元區委編辦始終堅持民生導向,立足主責主業,推動機構編制資源向教育、醫療和社會救助等重點民生領域傾斜,全力做到保障有力、服務到位,助力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步走,提升教職工編制使用效益。一是強化編制保障。為妥善化解生源激增與編制總量不足的矛盾,近年來向市委編辦爭取了中小學教師編制1000余名,并多渠道招聘、引進教職工1000余名。同時根據生源發展情況,對未來五年學生規模及結構進行預測研判,提前做好政策及編制儲備。二是實施單列管理。將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從全區事業編制總量中單列出來,實施單列管理,實行“專編專用”。區委編辦負責“總量控制,動態調控”,并根據中小學教師需求變化,簡化、優化教師調動手續和流程,提供優質服務。三是組織開展核查。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根據班額、生源和師資結構等情況具體分配,重新核算各學校編制,實行動態調整,盤活編制資源,實現該減的減下來,該增的增上去。
三舉措,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一是完善機構設置。對鄉鎮街道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實地調研,摸清機構運轉狀況、就診量、人員配備等情況,為科學設置機構、調整職能和編制等提供數據支撐。積極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改革,在區衛健局加掛疾病預防控制局牌子,進一步筑牢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線。二是優化編制結構。根據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統籌全區事業編制資源并優先向衛生健康領域傾斜。明確要求嚴禁擠占挪用醫療衛生機構編制,著力保障基層醫療機構編制需求。三是加強人員保障。在編制使用核準環節,合理放寬衛生系統事業單位的招聘計劃數。近兩年公開招聘(選調)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50余人,有序補充基層醫療專業力量,助推城鄉醫療協調發展。
三聯動,構建綜合社會救助格局。一是織密社會救助網絡。建好用好區民政局下屬事業單位區慈善事務促進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職能,成為幫扶困難弱勢群體的港灣。區級建立“二三六”救助統籌聯動機制,形成了橫向銜接、縱向貫通、服務高效的大救助工作網絡。二是推動救助流程整合。圍繞個人全生命周期,對民政、教育、人社、醫保、殘聯等15個部門的社會救助政策及流程進行理順,全面梳理全區社會救助政策、資金、對象、機制、服務“五個清單”,梳理六大類、24項政務服務高頻事項,整合分散的救助職能,實現救助業務一個窗口綜合受理。三是凝聚救助服務合力。圍繞增強社會救助服務能力,在保障區慈善事務促進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編制的基礎上,積極發動社會力量:通過“抓關鍵少數”打造一支民生服務隊伍,通過“動員大多數”聚集“村(社區)牽頭+黨員干部+小組長+樓棟長+社工+志愿者+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相融合的救助聯合體,形成社會救助“大合唱”。
責編:萬茜玥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